班主任应注重提升人格修养

作者: | 点击数: 686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人格修养,不仅仅是品质问题,道德问题,也包括人文素养。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不高的话,他的人格修养,人格表现也不会很好,特别是现代文明社会,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不会有优良人格的。
人文素养包括文化修养,审美素质,精神追求,生活品位。
文化修养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修养的水平,相当于我们从小学读书一直到大学,学习的所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内化成一种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就是会不会审美,审美的能力如何;精神追求就是作为教师,在追求什么;还有生活品位。以上四个方面是形成一个人人格修养的最基础的因素。
《班主任》杂志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北京郊区一位老师,她教初中两个班的英语,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曾经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文章描述这位老师做班主任和教课的一些表现,说这位老师的服饰,穿着打扮,既不过于时髦,也不流俗,特别职业化,学生感到亲切。她讲课的语言非常生动,能够吸引学生,板书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整齐,醒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不擦掉,重点的地方,她可能用彩色粉笔写出来。她批评学生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不说那种很过分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她的批评,容易接受。学生都很喜欢她,愿意上她的课。其中写到了一个情节,说这位老师还特别受一些后进生的欢迎。一般情况,后进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好,因为老师经常批评他,语言难免过分。这位老师不一样,有的后进生如果在上过两节课以后,没有受到批评,他就追着这个老师说:“老师都上两节课了,你怎么都不说我呀?”可见孩子觉得受批评,心里舒服。后来经过了解,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般的老师是打预备铃的时候到教室门前,她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前,经常有很多孩子围着她,有一次她拿着教材,跟一个小男孩指着其中的两个词说,“这个你会吗?”小男孩很快就跑回教室里,跑回教室干吗去了呢?后来才知道,他是复习这两个单词去了。上课过程中,老师提各种问题,其中涉及到刚才暗示的词,老师提问那个学生。学生回答得很好,老师给予肯定,这个孩子很有成功感,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课堂上,调皮的孩子要“动”起来,不专心。一般的老师,可能指着学生说,“你怎么又捣乱了?”“你怎么又说话,上节课是你,这一节课还是你”等等。还有的老师,练“砍粉笔头&rdq
共7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81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你对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08-09 ]

下一篇: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