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作者:林丹摘录 | 点击数: | 来源:小学部 |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8日 | 【字体:

     教学是教师人为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就要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显的,能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尊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主动学习的保障。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我常常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巧妙地创设和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景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在教学“ɑ”的四声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体会读音,情景再现——老师当牙科医生,学生到医院看牙齿。
生张开嘴巴:ɑ……
    师惊讶地说:啊!你的牙齿都长蛀虫了?师接着说:肯定是糖吃得太多了!阿姨帮你拔掉吧,啊?(师作拔牙状)
    生喊着:啊,好疼!
    孩子们置身在生活情景之中,他们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情感及争先恐后参与其中的欲望,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的语言中。此时,教学不在是枯燥的说教,学习早已成为他们乐于参与、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
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即时的运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你成功了!”“你真能干!”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会用“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使学生受到了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就会明显增强。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还具有人文性,它是借助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因此,语文教学须求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也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复合刺激,引导感悟。运用音乐、动画、多媒体刺激,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2、展现形象,突出感悟。在教学中,若将文本的文字、声音和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就能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审美推向高潮,校园网虚拟光驱的使用让教学从平板走向多彩。
   3、游戏活动,强化感悟。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游戏的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等练习,能促进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唤起学

共4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208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郭鄂庆摘录[ 05-08 ]

下一篇: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十会”[ 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