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哩嘀哩》教学设计-小学部 江陈桥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 【字体: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小学部 江陈桥
 
一、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嘀哩嘀哩》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有的学生已经会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也有一定的能力。针对这首歌曲,最主要的就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的演唱歌曲“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有难度的乐句。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歌曲《嘀哩嘀哩》的学习,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表现歌曲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的感受力。初步认识前十六分节奏,并感受前十六分节奏型所表现的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
3、休止符的演唱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体态律动法
3、小组讨论法
4、听唱法
二、学习方法
1、探究法
2、情感体验法
3、合作表现法
4、模仿法
五、教学材料
多媒体、电子琴、卡纸贴片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寻找春天
1、音乐《小雨沙沙》导入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拍拍手吧,同学们可以做你喜欢的动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哦!
师:我感觉同学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一样,真可爱呀!那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让大家联想到什么季节呢?(春天)为什么这么确定呢?(学生回答)
师:今天江老师相当一位导游,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春天,一起感受春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好吗?(播放图片)
师: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嘀哩嘀哩》中去寻找春天吧!
2、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带动学生一起拍手律动
设问:听了一遍音乐之后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欢快的)
二、节奏练习,步入春天
1、节奏练习,掌握本课难点
师:在这首歌曲中有一位小客人,一直在歌曲当中飞来飞去的,它是谁呢?今天老师把这位小客人请到了我们教室,看!它就是小黄鹂。小黄鹂在歌曲中是怎么叫的?有谁可以模仿一下?(嘀哩哩)
歌曲当中第几句是小黄鹂唱歌的部分呢?(生回答:第五六句)拿出节奏型
1    先放慢速度练习前十六节奏,再加快速度
2    然后将歌曲第五、六句节奏完整打一遍
3    加上歌词打一遍
4    跟琴学习第五、六句(小黄鹂的声音是非常清脆的,大家要把每一个字唱清楚哦
2、复听歌曲
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小黄鹂唱歌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它一起唱,比比谁唱的好,好吗?
同学们真棒!同学们的声音像小黄鹂鸟一样清脆悦耳!
三、互动课堂,歌唱春天
师:那刚才听了两遍歌曲,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从歌词里面找一找吧!首先,跟着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同学们可以拿出自己自制的打击乐器,给自己伴奏哦!
1、            有节奏的朗读第一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真不错!这么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学了吧?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段,江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好吗?
2、            跟琴学习第一段(两遍)
师: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歌曲当中的休止符,如果没有休止符,就体现不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示范)
指导学生要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
3、            完整演唱第一段
4、            :同学们真棒,第一段这么快就学会了,老师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可以单独完成第二段吗?
5、            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纠正不对的地方。
6、            完整演唱歌曲
7、            分组演唱
师: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呀!
四、拓展创造,走进春天
师:听到这么好听的歌曲,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假如我们现在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同学们最想干什么呢?(请同学自由回答)
想知道江老师最想干什么吗?江老师最想跟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呢!不如咱们给这首歌编一个舞蹈,你们说怎么样?老师给三分钟时间你们小组讨论,老师待会邀请你们一起跳舞!(播放《嘀哩嘀哩》音乐)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每组请两位同学)其他的同学也不能闲着哦,你们给他们唱歌,伴奏,好不好?
最后完整演唱歌曲,结束
 
 
 
 
《嘀哩嘀哩》说课稿
 
小学部 江陈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嘀哩嘀哩》,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他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分为两段,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小节乐句构成,结构非常规整,《嘀哩嘀哩》又是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在学校广播、以及VCD光盘上经常能欣赏到这首歌曲。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能哼唱这首歌曲,但几乎没有一个同学能完全唱对,出错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我把歌曲的第五、六句“嘀哩哩嘀哩 嘀哩 哩”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来设计。
2、教学目标
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我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歌曲《嘀哩嘀哩》的学习,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活动,引导用自己喜欢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中第五、六句“嘀哩哩嘀哩 嘀哩 哩”处节奏以及休止符的演唱。
二、   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为学生营造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氛围,我采取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一开始通过欣赏春天的图片设置春天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态律动法(欣赏音乐时学生做拍手律动,真正融入到音乐当中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舞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听唱法(在学习歌曲过程中使用听唱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习歌曲)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原则,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内容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听,拍,唱,赏等活动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律动、体验等活动感受音乐,使他们对音乐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为实现本课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音乐律动,寻找春天
1、情景导入
在课前组织教学的时候,我以《小雨沙沙》这首歌为律动音乐,让同学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律动,接下来,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哪一个季节呢?通过这个问题直接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春天”
然后我用《雨的印记》音乐做背景,充当导游的身份给同学们播放一组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对本堂课主题产生兴趣,全身心投入课堂。最后提出问题: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在今天所学的歌曲《嘀哩嘀哩》中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吧!(以揭示课题)
2、初听歌曲,在学生听歌曲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二个环节:节奏练习,步入春天
1、节奏练习,掌握本课难点
1、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模仿小黄鹂的叫声,并让学生找出歌曲当中哪几句是小黄鹂唱歌的部分,然后将歌曲第五六句节奏进行练习。
 
第三个环节:互动课堂,歌唱春天
这个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学唱歌曲《嘀哩嘀哩》,学生对本课歌曲的旋律较为熟悉,但歌词的记忆较为模糊所以我把学习的侧重点放在歌词的学习。
1、首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营造气氛我让学生拿出打击乐器边打节奏边朗读歌词,这种方法对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个不错的方法,他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熟悉歌词并掌握控制好节奏,所以我要求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琴学习第一段,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演唱,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在学习第一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要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以实现本节课知识目标。
3、在第一段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第二段,引导学生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4、以不同演唱形式完整演唱歌曲
第四个环节:就是拓展创造,走进春天
我使用情景陶冶法,让学生把教室设想成一片宽阔的草地,并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组讨论为歌曲编创舞蹈,最后播放《嘀哩嘀哩》音乐,邀请小组代表和我一起跳舞,其他同学拿出自己的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最后完整演唱歌曲结束本节音乐课。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领导老师!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