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总结

作者:张拓摘录 | 点击数: | 来源:小学部 |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8日 | 【字体:
成绩有优秀的、中等的、差的, 这是很自然的, 而且过去有的人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天赋有关, 成绩不好的学生脑袋“ 笨”。 但近四五十年, 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 结果认为, 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与班主任的教育是否得法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诺做过一项实验;用他的教育方法, 在3000多所学校进行实验, 在这些学校, 有80%的学生成绩原来是不理想的, 用他的教育方法以后, 有70%的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在一些学校, 优秀的学生达到了80%--90%。这说明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比较大的, 能否发展其潜力, 关键在于班主任教授是否得法、是否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育。 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念: 每个学生都是能教育好的。
  第三、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 是权威, 是班级的主宰者, 学生是知识和道理的容器, 是唯唯诺诺的从属者。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 学生怎能有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的青少年独立性、 自主性明显地增强, 对人格自由发展充满渴望, 充满热情。 因此, 我们的班主任不应以唯我独尊的姿态俯视学生, 操纵班级的一切活动, 而应从“指挥者” 变为“引导者”, 以激励取代训斥, 扶持取代包办, 民主取代操纵。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 安全感、尊严感,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在教育学生时, 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以他们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心,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这样他们往往能够愉快地接受我的观点, 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第四、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
  我们对差的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心。 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挖掘学生的潜能, 而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对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 各展其长。 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在这里, 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但不能要求学生平均发展, 要求学生每门课都要得90分, 这是不现实的; 二是要教好每个学生, 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要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 发展每个学生不同的长处。
  四、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过去班主任往往比较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 然后去纠正它们。 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的优点上, 去激励他们继续向优点方面发展, 激励他们前进。 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 他接着会追求下一个成功。我在做班主任时, 有一个学生, 家庭条件很好, 他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 不怎么管他, 只要求他不要违法犯罪就行, 学习上则无所谓。基于此, 他平时经常违反纪律, 上课睡觉, 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有一次, 年级里开展班级篮球赛, 我发现他异常活跃, 集体荣誉感强。 由于他的努力, 我 班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赛后, 我特意在全班同学面前着意表扬了他一番, 并要他担任副班长, 专抓班级纪律。从此, 他慢慢地改变了自己, 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在全体师生面前
共5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24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小学部江莹老师读书笔记[ 05-08 ]

下一篇:快乐很简单[ 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