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720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5 .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按照内容标准编写必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或选做的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材中编入一些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设计一些选做实验和进一步探究的活动等。
(二)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1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当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学科逻辑与学生的认识逻辑是不尽一致的。例如,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基础,这是学科的内在逻辑,如果按照先结构后生理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固然能够接受,但是,不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理功能出发,提出有关形态结构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探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学生的兴趣就会增加。还应当指出,内容标准的框架不等于教材的体系。内容标准中的一级主题并不等同于教材的篇章要目,其排列顺序也不等同于教材的篇章顺序。一级主题与相应的二级标题和具体内容标准之间,也不具有严格的逻辑或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同一个一级主题下的内容,在教材中既可以编写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编排在不同的单元中。例如,关于"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既可以放在"生物圈与人"这一单元中,也可以放在"生物与环境"或"人类与环境"等单元中。
2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有些探究活动的材料和步骤,在教材中可以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应当做到图文并茂,以提高可读性。
各水平的要求及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
共22页 您在第21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574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