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收集的生物图片和照片、剪报、获奖证书等。
  分阶段展览学生的"档案夹",教师和学生根据各项成果的评语和评分,结合发展变化的情况,共同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
  1.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固此,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在规模、环境、师资、资金以及体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学校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及时配备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常用仪器设备,购买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进展知识的渴求。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源泉。学校应调整图书结构,并通过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改变服务方式、方便学生借阅等措施提高使用效益,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服务。
  3.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
  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社区中存在着很多生物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
  博物馆常常陈列、保藏自然标本,是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机构和科学研究的场
共22页 您在第18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68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