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
1.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内容标准的设计思路。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同样应当体现内容标准的这些思路,并且应当进一步落实。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生物学知识,从各种媒体上还接触到一些生物科学及其新进展的信息,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不少与生物学有关的经验,但是,他们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比较浅显的,生活经验也是有限的。从思维特点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3.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又都依赖于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材编写应当融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于一体,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注意介绍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发展。
4.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应当通过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来实现。教材应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标准》对此未做统一的规定,只是就部分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参考。教材编写者应在这些活动建议的启发下,编写出更有特色、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同时更加简便易行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