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所。各地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中就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古生物与古人类的标本。这些标本在揭示自然发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动植物标本馆则是生物标本陈列、保藏的专门场所。多数动植物标本馆建立在高等院校以及部分中等学校。各地科技馆、少年宫也常常建有专项标本馆,如蝴蝶馆、昆虫馆等。
  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普通的公园,其中收集、饲养、种植、引种了大量的动植物。各地海洋公园、龟鳖馆、水族馆和农村的养殖场、良种场、实验田等,都是生物课程的社区资源。
  自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堪称生物物种的天然"资料库"和"基因库",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实验室",依靠自然界可以开展许多探究活动。
  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和生命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生产实践人员等)也是生物课程资源,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还有学生家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用具、材料、图书资料等开展相应的活动。
4.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例如,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一些学生领略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过稻、麦、果树、花卉的经历;一些学生感受过传染病的痛苦;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观察动物行为的甘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
  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显示出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包括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伴随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教育信息,如动植物的图片、课件、动植物的趣闻、最新生物科学进展等。这些信息也应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
共22页 您在第19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64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