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要懂得如何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俗话说:“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从小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关心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责。
三、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习只是一时,而关心他们的成长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部分。
(二)做一个有品味的人
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质,做事要有风格。而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高层次的丰满的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我们程之为“教师的品味”。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味,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
当教师,就要当一个有品味的教师。
有品味的教师,善良宽容,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正义感,有尊严感。
有品味的教师,机智幽默,沉稳而不失风度。能在一瞬间洞察学生的心事,能把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
有品味的教师,犹如一杯醇美的米酒,细细品味,我们才能读懂其真正的内涵,才能回味其沁人的芳香。
教师的品味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教师的品味是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和为学生负责一生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品味是浓郁的书香和艺术的美韵;教师的品味是恬静的心灵和清淡的情怀。
好的习惯成就精彩人生;好的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味。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成为有品味的人。
(三)《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构成的……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事。”
要想必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其实,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只有日积月累地捡拾细碎的石块,才能构筑起高耸雄伟的城堡。生活中,将你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人们常会因恐惧、紧张,本能地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抗争力量。然而,当困扰你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你可能就会束手无策,因为它们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很微不足道的。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它们必须从一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认为做善小之事属于“表面化”与“低层次”的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什么东西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做成大事。曾国藩说:“泰山之高以其不弃粪壤,沧海之大,以其不拒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