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十会”

作者:吴程丽摘录 | 点击数: | 来源:小学部 |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8日 | 【字体:
评价体系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可以说一线教师最期待的就是课程内部评价体系改革的成功。
十、会研究
做研究型教师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深入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把做研究型教师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学习、坚持研究,我们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如果不上课,就不能称为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教师角色也必然要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向具有科研意识“研究者”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洗脑”的同时要“充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再次捧起《新大纲新理念》,我便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不仅仅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专家认为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我们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的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而如今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正如一位教育局长子不无忧虑的说:“一2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要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的整体素质。
一位数学教育专家的分析十分透彻,他以为,过去,一个好的教师 与知识面太大的关系,只要敬业,爱学生,备课认真,表达有条理,、理解能力强,指导考试有办法,就是不错的教师,许多地方对教师的考核和录用标准就是这些。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教师要求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广泛阅读,睁棵开眼睛看着课题之外的风景,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教师必须,为了适宜性课程,要对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而且不是一般的阅读,不仅仅是量的增加,随着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阅读领域,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都没想过的东西这对我们不失为一种挑战。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的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课改,对于昨天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明天的教师都不失为一中挑战。阅读,将使教师走进一片新的领地。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314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05-08 ]

下一篇:一份特别教案(摘抄)[ 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