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1-9'ELA'4.2.2)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1-9'ELA'4.2.3)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1-9'ELA'4.2.4)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
  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2、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
  3、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
  4、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9'ELA'4.2.5)
  终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六)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1-9'ELA'4.2.6)
  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3、4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
共24页 您在第20页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53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08-09 ]

下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