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2007)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1.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二)案例
例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
说明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基本的操作步骤是什么?(3)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怎样去表达?(4)什么情况下无盖长方体的体积会较大?(5)如果是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体,怎样去制作?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可能是什么?
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体会函数思想以及符号表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共15页 您在第15页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09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08-09 ]

下一篇: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