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外书使我想到的
高二学部 汪灵花
作为科任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几乎每一位教师都碰到过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件事,是善意的暗示,还是疾风骤雨似的斥责?不同的老师处理的方法不一样,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
9月3日的下午,我在班上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听讲不认真,甚至还扰乱课堂。我不得不停下课跟他们上“政治课”,苦口婆心说一通后接着上课,但没管3分钟又有两个学生在那里叽叽喳喳的。我就忍不住发火了。走到他们俩跟前,发现其中张同学桌面上毫无遮拦地放着一本课外书。由于年轻气盛,我二话不说,不管什么书就一把夺过来,不问青红皂白,哧哧地把书撕个粉碎。我想通过“杀鸡骇猴”,让学生领教我的“厉害”,顿时班上鸦雀无声。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着下午发生的事请,同时也责问着自己,我这样做对吗?我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学生能起着怎样的教育作用呢?教师的责任和良心促使我开始反思。我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课堂教学,学生为什么听不进去啊?是我讲解的不够清楚,学生听不明白?还是我讲解的不够精彩,学生听来索然无味?再单独说那个看课外书的张同学,我想他心里肯定恨死我了,把他心爱的书撕了,也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丢丑。我决定要找张同学好好谈谈。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到班上找来了那个看课外书的同学: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我严厉地问。
“我不应该在上化学课是看课外书”。
“你看的是什么书呢?”我的语气缓和了些。
“小说。”他低下头小声地说。
见张同学认识到自己不对了,我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管是上什么课都不应该看,是吧?不管是上什么课都应该好好听讲,该做笔记的就好好做好笔记,课后再及时的巩固、复习,哪还有闲工夫看小说呢?退一步来说,想通过小说来调节下也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能沉迷在里面,这样会把功课落下的!你本来基础就不好,更应该抓紧时间跟上了,不然会越掉越远的。知道了吗?”
听了我一席话,张同学也彻底放松了。他认真地说:“嗯,谢谢老师,我知道了!”看着张同学,我也笑了。我想,其实他还是一个很懂得礼貌的学生啊!
平和的处理了学生上课看课外书这件事,通过反思我觉得,的体会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冷静地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事,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因书而异。
一是对看其他学科书籍的,我发现后,会走到看书的学生身边,也不明令禁止,也不批评,只是一边讲课,一边用眼光扫视他,让他知道错误后收起书来即可。课后不再多加批评,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不是讲解的不够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是不是讲解的不够精彩,学生听来索然无味?经常这样的反思,以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吸引住学生,让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
二是对看带有不健康内容书籍的,我依然会毫不留情的把书没收。课堂上不丢学生的丑,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单独与他交谈。严厉地批评后,与学生一起探讨看此类课外书的危害,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示警戒,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保证不再看类似的课外书。
三是对看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书籍的,我会在没收后给学生讲明白,上课看课外书的得与失,以及与学习相比孰轻孰重的道理,教会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与看课外书的时间,让其走出一味痴迷课外书的误区,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要指出的是,不管学生看什么样的课外书,我都会在没收一段时间之后将书退回,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课外书,要让他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看课外书这种错误行为的理解、信任和宽容。有时还会在还书之前附加一个条件——不再看课外书或者学习有进步方可退回。这样做,学生既认识到了错误,有时还能将错误变成学习的动力,用来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