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7日 | 【字体:

 

用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麻城博达学校小学部 胡佐珍
 
任何一所学校,都免不了有后进生。民办学校的后进生更多。多少年来,我接管任何一个班级,再“差”的孩子,只要是我带着他,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就不允许我放弃他。因为我牢记:每个孩子就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绝不能断送了孩子的未来,更不能破灭了一个家的希望!在我的教学历程中,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也深有同感,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我摸索的方法有三点:
一是尊重后进生。
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说:“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杜威也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让我们去尊重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尊重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尊重长辈和领导都很容易,但让我们去尊重学生,尤其是一个品行,学习各方面都有问题的学生是否很容易呢?其实,只要你学会宽容,理解,有足够多的耐心和恒心,同样很容易。我始终牢记: “尊重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困生”是师德的基本体现。
二是了解后进生。
要想真正转化一名后进生,你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通过多年的观察我注意到,很多所谓的后进生(智障的除外),其实都是 “差”在学习行为习惯上;而且有些“差”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数学学习来讲系统性特别强,也许是某个知识点没学习好,脱节了;还有的则是学习兴趣差。作为老师,要象做医生一样,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每学期接手新的班级时,我都会先来一次摸底考试,摸清每个孩子的基础,找准每个后进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有一个特定的记载本,记载着孩子们每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坚持做好后进生学习问题的转化与成长点滴的记载,已经成为我教育教学实践的习惯。
三是关爱后进生。
要想真正转化一名后进生,就要真心地去关爱他们。这是转化后进生必不可少的第三个环节,做好了这个环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它能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的心扉向你敞开。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达到心理相容,后进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在平时的生活中,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穿衣、吃饭、生活用品等生活的各方面。为了拉近与后进生的心里距离,使他们愿意亲近我。由于我与学生们住一栋楼,有时,一起去教学楼或去宿舍,我都故意等着与后进生一起走,故意让他们帮我拿包,与他们勾肩搭背、谈天说笑;我喜欢运动,几乎每天下午第四节活动课,我都拉上他们与我一起打球,并借机表扬他们的球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孩子会主动帮我拿包或找我打球了。我相信,这样与学生的距离近了,他就一定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习了。
四是“优待”后进生。
首先,优先提问。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你老让让优生“包场”,后进生冷落一旁,久而久之,后进生听课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就会身在课堂、心在窗外。在教学过程中优先提问后进生,是使之得到转化的一个很好途径。由于“后进生”的基础和能力大都比较差,所以我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讲究层次性,让后进生能跟着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做到后进生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充分给予后进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无论好还是不太好,我都会让他们体面地坐下。这样让学生们在平等的环境下学习,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优先批改作业。课堂巡视是获得学生的活动信息,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指导学生,特别是辅导后进生的基本途径。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教学中我坚持这样做的:一是后进生的作业针对学生的特点尽量实行专业设计。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简单的、模仿性的作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加大难度)。二是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当堂批改、优先批改,并要求及时订正。从教以来,每节课我都把红笔带进课堂,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或做练习时,我总是巡视辅导,一分钟也不会停留。在巡视时,令我放心的优生我一般少去看,甚至不去看,(当然,分层设计作业有培优题时除外)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后进生与中等生身上。事实证明,每节课,当堂都能批改完四分之三的学生的作业。这样,面批面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成绩提高很快,长期这样坚持做,让我更加坚信:辅差的关键就在课堂。
五是不吝啬表扬后进生。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作用相当重要。我认为,应改变过去一贯严厉的作风,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次关心,要善于用放大镜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夸一句“专注听讲,用心思考,你真行!”在学生作业书写有进步时,来一句“好样的!继续加油!”“今天比昨天有进步!”考试有进步时赞一句“我为你的进步而骄傲!”事实证明,一次合理的嘉奖要比十次各种各样的指责带给学生的收益多。
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进的成长与进步,每学期,我都会把他们的学习提高情况作好记载。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每个月都评出进步之星,并颁发奖状让学生带回家。我还注意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诱导后进生“爱学”,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查盛柱,吴文哲、曾凯、高琦等同学就是在我不吝啬的表扬声中有了出乎意料的进步的。由于我没放弃一个学生,我所接手的后进生,在我手里都会有相应的进步!我坚信:一个能带好后进生的老师,更能带好优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幼小的心灵。”我认为,教师只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就能发现他们心中的锁簧,从而找到打开锁簧的钥匙,只有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教师的全“心”,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后进生的转化过程虽然漫长,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地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博达已走过了十一个春秋,这十一年来,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用爱谱写了一曲曲和谐的音符。在这十一年里,每学期,我所带的班级的教育教学成绩都是年级之首。今年春季学期所带的六(4)和六(9)班,在麻城市的抽考中,无论是满分人数,还是总积分既是年级之首,也居麻城首列。这让我坚信,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回报是和谐的;让我坚信,用心浇灌的迟开“花朵”,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