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问题: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2)作出假设: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制定计划: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理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具体内容标准:
(1)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2)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