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获得事业成功的第一秘诀
麻城博达学校七年级学部肖新见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比较关注在教坛那些默默奉献、勤奋不怠,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的人们,仰望着他们的背影,常常激励我见贤思齐、奋起直追勇气。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首先,我想和大家来分享几位特级教师勤奋工作的事例:
霍懋征,老一辈国宝级的特级教师。她说:“勤奋工作的前提是热爱工作。”十年浩劫将她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一年零九个月不让回家,当军宣队押着她回家,她看到13岁的儿子倒在血泊中,那些坏人竟是自己的学生……但后来,这位北大的高材生在北京一所小学兢兢业业干一辈子,感动了总理。
窦桂梅,最年轻的女特级教师。几年来,她记下了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有一次,她找到校长要求上公开课。一次次教学设计,推翻了,再重来……她说:“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在我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我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
史建筑,苛刻要求自己每天的读写量,半年读完季羡林、朱永新、肖川的十几本书。赵谦翔硬背《古文观止》,死扣《说文解字》,穷翻《辞源辞海》,朝暮浸染古文诗词。陈军以前默背《辞海》上的词条,写了2米高的稿纸,夏天没电扇,桌下一桶凉水,两脚插入,肩膀搭湿毛巾,反锁门窗。这些名师的脚印紧踏着勤奋,目光注视着执着。
于漪、顾明远、李镇西、余映潮、宁鸿彬、钱梦龙、魏书生、于永正等等,他们都是勤奋工作的杰出代表。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我对勤奋工作的理解:
一、勤奋学习
以上这些名师都是在勤学苦练中造就出来的。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要懂得教育规律,只有勤学才能明规律,然后有目的地进行“传知” 和“育人”。有很多大师的教育观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例如,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周弘的赏识教育,还有阅读教育、励志教育、情商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教育、后进生教育、惩罚教育等等,这里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都需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
在学习方面,我的方法是,一般先提炼书中的观点,再做读书笔记,字数不一定要很多很多,但一定写有价值的东西,以后绝不把它当垃圾。以后便于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我所带的九(4)班,在七年级时,此班外地生较多,有4个桀骜不驯的福建学生和1个江西学生。由于学生基础薄弱,七年级上学期英语、语文考倒数1、2,数学中间走。由于特殊情况,我从七年级下学期接任,我在工作中尝试着励志教育,接任2个月后,(4)班语文、数学都考了第一名,这一点小小成绩的取得是与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分不开的。后来,我继续探索励志教育,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时,在平行班中,(4)班各科总平均分考第一。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部领导的指导和科任老师的勤奋工作,特别是罗学莉老师,她带的数学成绩经常是1、2名。
二、勤奋工作
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共66条)中的第31条重点强调了“勤奋”。门捷列夫曾说:“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勤奋不一定成功,但不勤奋就一定不会成功。一般人只要勤奋努力,大都会成为不一般的人。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人是个‘两面人’(至少我是的),即,既有勤劳的一面,也有懒惰的一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而且稍不留神,负面的东西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会占上风。
每当我要偷懒时,每当我要消沉时,每当我要产生不良念头时,我便告诫自己:“不可!自己对自己不能宽容,更不能放纵,否则很容易走向反面。”魏书生说:“人不停地做实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即使面对一些冷话、闲话、怪话、瞎话,也能见怪不怪。实事做多了,其怪自败。采用这种办法,常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自己在实实在在做事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精神境界。”他还说:“要想工作轻松,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全心全意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我本性愚钝,但有一个怪毛病,早上醒得早。如果睁着眼睛在被窝里,时间会溜走,不如起来干干事。如果把教室当乐园,把学生当天使,我们做起工作来会激情豪迈。
2014届学生,我跟班3年,每天早锻炼,只有一次迟到;209办公室的门,我经常是第一个打开的;早饭后的英语20分钟督查,我只有几次没去;夕会时,经常是提前进教室。没上夕会时,常常找学生谈心。在九年级班主任晚上陪寝方面,一年来,缺陪不上3次。为了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老师首先要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在一次阅读交流中,我组织学生学习中国数学界重量级人物华罗庚的勤奋故事。班里就出现了一些勤奋刻苦的学生。例如,有一次升国旗前,我发现我班灯亮了,我跑到教室去看,原来邹远能同学在教室做数学题。
三、勤于反思
语文界的泰斗于漪说:“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教育包括传授知识技能和培育人等,培育人全面发展更难。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时代注入了教育新的内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难题。因此,勤于反思特别重要。
例如,我们九(4)班,中考成绩跟上学期比较,退步了一点。我反思着:是教育方法不当,还是没以前勤奋工作?是面对大考时,底子真的受影响,还是八年级下学期以来,没流失一个学生(包括最后3名学困生)的影响?是学困生转困没做好,还是因为带学生时间长了(3年),学生厌烦?特别是九年级下学期,师生关系比以前差,我就疑惑了。尽心尽力教育,却会有如此结果,我百思不得其解。
暑假,我看到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黄沧海先生的一篇文章,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些疑惑。他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我们国家已经出现犯罪低龄化的糟糕趋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勤劳朴素、刻苦诚信、孝顺和气、礼貌等良好的道德品格,在不少青少年中没有形成。在教人做人、育子成人的方面,家庭和学校都相对薄弱。
哈尔滨三中是全国高考成绩最突出的学校,一位在高三把关多年的闫老师说:“这几年高考年年有进步,可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却一年比一年冷漠。今年考上的学生,一出校门见了老师就像不认识的一样。”他凭着对中国教育的热爱,他身体力行地搞教育研究,发现中国教育出现了一个大的漏洞——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
怎样在育人中补上家庭教育的短板,又值得我反思,在反思中寻求方法。我有时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一些反思的字句。既有语文教育方面的,也有生活感悟。但都是低级的。例如:1、知识,只有真正消化之后才产生能量,否则是头脑中的“脂肪”。2、如果你进行了真正的阅读,你将会慢慢地走近伟人。3、词藻堆起来的文章似水瓶中的艳丽花朵。4、书是半成品,读过、思考过的书才是真正的成品。5、书的含金量在于它的思想,人的含金量在于他对学识、品行和事业的追求。6、真正的艺术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
四、勤于写作
以写促思。写作不仅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奋阅读、勤奋思考的强劲动力。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可能是写得最多的了。他写了很多语文教学实录、语文教育艺术等等。还有大家熟悉的魏书生老师,主要著作有《班主任工作漫谈》、《教学工作漫谈》、《家庭教育》等38部。有时,我写了一些低俗东西,收集在我的重要资料中,都是一些污泥浊水,害怕传到网上去。但写写比看韩剧要实在。
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一位学者曾说,有些人,做这怕吃亏,做那怕吃苦,一做起事来就犹豫,左犹豫右犹豫,一生就是在犹豫中消磨自己,最终一事无成。我们不用担心勤奋会累坏身体,2012年,我曾经看到一条科学研究者说,人睡8个小时以上对健康并不好,睡5、6个小时更健康。其实,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不仅仅是教育界有成就人的宝贵品质,包括商业界及其他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所以说,我们的工作需要勤奋,勤奋是获得事业成功的第一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