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一)主要的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
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2.综合性原则──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实效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4.渐进性原则──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5.实践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