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媒体;接受者---学生)极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又对各组成部分间的本质联系给与关注,并运用系统方法在众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中探索真正导致教学传播的效果的原因,而最终确定富有成效的设计方案。
第三,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SMCR传播模型中已经加入了反馈,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在1954年提出的模型也强调了传者与受者都是积极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因此,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型的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了反馈系统。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经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与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环节随时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关于教学传播信息流的三向性(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学生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和知道结果的信息传递与接受)也是在双向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提出来的。
第四,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其相应的领域如传播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媒体分析、效果分析等研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为教学设计中的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媒体分析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所吸收。
目前传播学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相信其研究成果会给教学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使教学设计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序号传播过程要素教学设计过程要素,
1. 为了什么目的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2. 传递什么内
共46页 您在第33页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79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