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本学期四年级语文组按照学校要求,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备课效益大大提高,现汇报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五下午第一节
二、集体备课组成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准备:学期初共同研讨教材,学习教法、学法,制定本学期学科计划。同时每位老师在同组协议分工的基础上领取本学期的备课任务,而且我要求教师的每一篇导学案必须提前一周完成初案。
四、 集体备课的程序
(一)个人初备。
主备人首先熟悉并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导学案初稿,打印七份,分发给组里的成员,同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我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每个成员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通读,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并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拿到主备人的导学案后,其余成员结合自己之前的准备将自己的意见写在导学案上,为集体交流作好充分准备。
(二)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以讨论为主要形式。首先由主备人介绍其备课时的大体教学思路及重点、难点的设置;突破重点及难点的方法;学法指导、教具的使用、习题设置的心得。然后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理顺,由主备人在教学预案上相应的位置记录下改进措施。
(三)修正定稿
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将有用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进行规范性的整理,定稿后,送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然后送包科领导审核签字,最后再复印,分发给各班老师手上。
(四)课后反思
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之经验和尚存在的困惑与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采用“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之不足,教师之间可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更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还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在这种集体备课的模式下,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见解随着一次次的备课活动逐渐变得精辟和敏锐。当然,因为我接受这份工作不久,经验不足,有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有了你们的帮助,相信我们四年级语文组会不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