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清一色的竞技运动内容,而是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式学习,教师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不是满堂灌,在示范讲解上要给予点拨和启发,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理解和学会运动知识和技能。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体育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新问题能力的过程。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新课程强调培养兴趣和爱好,这一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了解体育基本知识,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为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打下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共46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82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