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在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帮助下,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还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并在通过的党的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首要政策是组织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一大以后,党以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党更需要的是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党的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大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
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大会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确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