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 追求高效课堂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7日 | 【字体: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句话不只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对我们教师也同样适用,坚持学习,经常反思并总结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下面我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拙见。愿与同行们共议。
     一  课前精心设计
     1、深入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是设计之“本”。
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含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目标,读透教材就是要读教材的一词一句,每幅插图,例题的前后顺序,习题的特点要求,要字斟字酌,细细口味,深刻领悟。
     2、对学情有较准确地把握与分析是设计之“源”
在教学前的预设阶段,我们一定要找准学生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水平,并进行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惑,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为学生设置最佳的学习起点。做出“弹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教学之“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合适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探索性,但又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第二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第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第四 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帮助学生打开智慧之门,并能激发学习兴趣。要做好这几点,需要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前多多思考。例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 ,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应如何解释;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教师应怎样评价与引导等。课前做好以上几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环节。
      二、精心上好每节课

(点击下载)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