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在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北上到达陕甘地区前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加紧华北的侵略,使平津上空战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1935年日至25日,瓦窑堡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后,党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与此同时,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共中央通过多种渠道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公开放弃反蒋口号,倡导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但蒋介石拒不领情,一意孤行,并胁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从而酿成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一致主张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并于1937年2月发表了《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面对国难,共产党对国民党作出了重大让步。中国共产党的为抗日救亡的所做的努力,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支持,国民党政府不得不转变其内战政策,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合作抗日政策。
在中国革命进程和国共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1937年5月—6月,中共中央先后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的方针,以争取民主为中心环节。会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同时,党大力加强了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党曾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埋头苦干,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新的局面。这十年的历史证明:那种理论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由一个远离中国的国际指挥中心来指挥中国革命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十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几度犯过“左”的错误,但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