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党在战争的烽火中茁壮成长(三)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7日 | 【字体: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随着日军不断扩大侵略,在严峻的形式下,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国民党中央通讯社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各进步党派、抗日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热烈欢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一系列符合人民群众的政策和要求,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
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以更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制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确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正确路线、政策,因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在政治上保证好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
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先后歼灭了晋东北平型关附近日军和进行了忻口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由于敌强我弱的力量差异和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战局处于非
共4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269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