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讲学校规划,是学校发展的途径,学校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机制。它的核心就是把过去的被发展,被管理转变为自主发展,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要研究的学校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结果,这就是规律和顺序。一定要把学生发展摆在第一位,这是我们育人的目标。那么回过头来,它的逆命题也应该是成立的。比方说我们博达学校到今天一直是快速发展的,那么今天的发展一定会是过去我们教师发展并引领学生发展必然的结果。这个逆命题是成立的,所以说我们要感谢大家。学校的发展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发展,有了师生的发展,具体来讲,我们这些发展都要有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学校规划、教师规划、学生规划。它这里讲的三种规划和我们过去有些做法只是提法不同。
我们这次培训中间,安排了一些时间让我们的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发展规划有一个共同的操作顺序:首先是目标,要知道社会、家长需要我们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自己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第二找差距。我距离这个目标,我们学校距离这个目标,我们的学生距离这个目标有哪些差距,一定要看清楚存在的问题。第三要订措施,要缩短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哪几点。第四点:要把他落实到每一天该做几件事,哪怕是两件事,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上。最后一点是自我检测、评价、反思。每天要具体看一看,达到这个目标每天要做的事做了没有。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学期过去了,我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存在着哪些差距,都要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最后就是行动改进,你又评价了,又检测了,又反思了,就要行动改进。这样以来,我们定的目标就接近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学校期望和自己期望。就把被发展、被动管理变为了主动发展、主动管理。“主动”两个字就把发展的活力体现出来了,这就是规律。
戚教授把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指导发展成为一所名校,时间很短,只有三年,所以他发现过去的名校要历经十年、几十年、甚至百年,但现在的一所名校,可以只经历几年,活力在哪里?他所讲的方法是:第一,找问题,这比刚才那个更简单一点。第二,定规划,知道问题,必须要制定规划来解决问题。第三,定制度,它的语言是要“制定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为了好记好懂,就把他缩成这九个字,这好记吧!第一找问题,第二定规划,第三定制度。管理制度可以产生长效机制。不要别人去管理,就是自己管自己,长效机制实际上就是定制度,所以一找二定。我后来就发现,他这个跟另外的专家、教受讲的素质教育的三个体系中间有结合的地方,至少有两个是相结合的,这是另外一个教受讲的,学校发展要实施素质教育才有生命力,素质教育它需要的三个体系:第一,目标体系,你一定要有目标;第二个体系,也是要有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就是整个管理体系,你怎样实施这个目标;第三,就是要有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那么戚教受讲的找问题、定规划、定制度,他那个规划里面就有我刚才所说的这一系列的东西,他也就包括目标,也包括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这些措施就是改革。改革改什么?改我们的课堂、改我们的观念、改我们的课程,最终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优质教育。
戚教受讲的学校的规划、教师的规划、学生的规划的几个原则,其中最有指导意义的就是他把这所薄弱学校怎么样指导成品牌学校。管理上我们要借鉴,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中间要充分吸取教师的意见,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学校的管理方案有几个原则:第一,要对教师有利,就是说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幸福感提高,还要有利于教师的经济待遇的提高,这是原则、是目的。过去我们有一些从企业里面学过来的管理,那就是一个蛋糕,给你这个学部,这个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得另外一个人必然少得,所以我们这次也想改变这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