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教育体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旧的教学课本也已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去年青岛市统一更换的初一新教材,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贴切的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结合修订的《数学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认真学习了新教材,对如何按照新大纲要求做好备课工作,如何正确地使用新教材体会如下:
首先,新教材在灵活性上较旧教材表现较多,基础知识变化不大,对基础知识点仍要求较为严格,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课外的习题及复习题中,分为A、B两组,其中B组题目的灵活性明显加强了。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加大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使素质教育有了前提,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可以对教材中灵活多变的例题和习题加以讲解和练习,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课后教育。
其次,新教材中的许多习题都与实际相结合。应用题中有关利润问题得到了强调。如在课后的"谈一谈""想一想"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新近学习的知识,更快捷更简便的进行计算。如有银行利息的计算、由正负数引出的温度的显示、机械制图中的尺寸标准、公差要求及作用、由方程引出的商品利润的计算、敌机侵犯我领空被我军击落的计算等等有实际意义和作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将所学的知识仅仅用在考试、做练习和做作业上,要让学生学会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思路,学有所用,可使学生既感新鲜亲切,又津津有味,同时还能解决不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还有,新教材中减少了根据减数、被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等之间的数学关系来解方程,而直接学习了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解方程。这样在教学中就不能按照旧的教学思路先讲各种数学关系,再来解题,防止学生被各种数学关系搅乱了思路,直截了当的通过运算得出结果,这样更能贴近实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再有,新教材在涉及内容上非常广泛,数学教材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其中还穿插着不少天文、地理、历史、工程机械基础、金融、物理、思想教育等各个领域,提高教材的广度,增强了课本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代数学"源于拉丁语"Aljebra"一词,是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翻译的;再如工厂中零件加工的公差含义及标注方法;又如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的数值及"海拔"的含义等。这些内容虽不作为教学要求,却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掌握的知识面更宽更广,当学生提到与数学相关领域的问题时,能够给予科学的、全面的解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另外,新的教材结合实际需要,删除了一些烦琐的计算,更强调了运算方法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例题和习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能够举一反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解法解题更快速简便,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将新知识点运用到实际解题中的经验,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了解抽象概念以及特殊和一般的辨证关系,通过灵活运用学过的概念、法则、性质,殊途同归,培养纵向思维的能力。
总之,新教材能够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新教材的运用上,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发扬民主,重视师生互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使用好新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上一篇: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 08-30 ]
下一篇:应该尽快纠正课标教材”中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情况[ 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