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11月份我校开始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体系,注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校长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树立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思想,视学生为子女,视学生为兄妹,视学生为朋友,把平等、宽容和关爱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此外,为了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我校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及量化评比打分标准,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
为了深化创新教育,打造高效课堂,我校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多次组织教师们深入学习昌乐二中的有关资料,观看沧州派尼学校的教学课堂实录,组织师生上临帖课,请教研室的有关领导和教研员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我们写导学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对“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自己的认识:
一、高校课堂得益于“六大解放”:
高校课堂是以“以人为本”为理论依托的,得益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而且是用于思考的。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机会表达,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演讲、主持、评价。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二、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
“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
三、高校课堂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通过自学学会,70﹪的知识组内或组间合作学会,10﹪的知识由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每个学习小组由三个层面的学生组成(一般为六人),20﹪的学生是特优生。这部分学生智商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潜能,禁锢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互帮互学,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小学的课堂是40分钟,大致是20﹪的时间(约8分钟)用于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28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约4分钟)用于学生小结、巩固、检测、当堂过关。
四、对于“271”高效课堂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5、清理过关,当堂测评。
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这个环节是最具挑战性的,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抓住学生心理尤为重要。有些学生表面上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实质上却只是略知皮毛,似乎完成导学案成了他们的第一目标。如果真那样的话,那么导学案和普通的试卷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更可悲的是丢掉了“自主学习”的理念。那么怎样将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地去挑战呢?我觉得第一就是精备导学案,第二就是试着让学生自己岀份学案,让他们自己引导自己,这样老师适时深入学生,抓住学生心理,课就会走到学生心里去了。
“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与小组间能不能默契合作有很大关系,所以小组的建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要注重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展示点评”环节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学生是演员,老师就是导演,“演出”能不能成功要靠每个人百分之百的努力。小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初生牛犊的精神,因此,好的老师要使课堂这个舞台亮点百出,精彩纷呈。
五、“271”高效课堂的高效所针对的就是学习目标。对于学习目标的要求有4点:
1、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原来我们提到的目标教学不能丢,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达不到高效。
2、学习目标中必须涉及课时安排,应设计科学的时间分配,切忌模棱两可(如:或10分钟或5分钟),把学习目标进行量化。
3、学习目标的板书必须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其进行。
通过尝试我们觉的目标的关键是“导”,正确的“导”,科学的“导”,突出老师的主导。之前一直认为学习目标就是一种形式,可有可无,但现在却不那么认为了,因为目标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突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目标定不好,课就上不好,老师没尺度,学生没力度,教学没深度,那么这节课将是一盘散沙,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一堂无气无力无骨头的课。所以对高效课堂而言,目标更为重要,高效课堂尤如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因此,目标就是课堂的“神”,没有科学的学习目标,那么课堂不仅毫无高效可谈,恐怕会出现“四面楚歌”的局面。
六、在我校尝试“271”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但也算有了一定的收获:
1、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更容易掌握,基本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生成的一些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就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3、学生从以前的等着老师“喂食”变的能自己“找食”吃了,学习效益大幅度提高。
4、通过尝试师生的课堂调控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
5、切记不能为了完成板块赶时间,匆匆忙忙来不及拓展,来不及让学生消化就草草完成板面,看似完美,却是水中捞月。课不是上给别人看的,而是上给学生用的,对学生有效的课才是好课。
蝴蝶的转折点在于破茧而出,彩虹的转折点在于风雨停息,而我们的转折点在于创新、超越。超越意味着在走一条自己从未走过的路,意味着不断否定自己、胜过自己。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前方有领导掌舵,身边有同事相助,眼前有学生的激情,让我们稳步前行吧!感谢教研室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谱教改之歌。
上一篇:“271”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08-26 ]
下一篇:昌乐二中:“高效”之后做什么[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