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9日 | 【字体:
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阅读指导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滨逊的坚毅的性格,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笛福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
读罢《鲁滨孙飘流记》,读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讲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孙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字句也是使小说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笛福把年轻时在报社工作时练就的写实文风成功地引入这部小说,因此,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孙飘流记》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事物一五一十地描摹。面对准确、细致的特征描写和形象刻画,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假,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作品还保持着巨大的魅力。
《鲁滨逊飘流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但是其深层的吸引力却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的孤独感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共鸣。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滨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呢?
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正处在自由竞争的上升阶段,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孕育出了“鲁滨孙”这个前无古人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它具有相当典型的代表性: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白手起家地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让人们,特别是满脑子充满希望和梦想的青年
共75页 您在第47页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425个字符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08-09 ]

下一篇: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