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北省麻城博达学校>> 校务管理

2012春第六次行政会议纪要

作者:曹林 | 点击数: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2日 | 【字体:

 

2012年春季学期第6次行政学习会议
 
时 间:2012年5月27日晚上07:30—10:30
地 点:北大门办公室
主持人:刘自力(副董事长)
参会人:校长和四学部中层领导
 
会议议题
1.完善个案跟踪问责制度。
2.坚决遏制体罚学生行为发生。
 
内容纪要
四部一室工作小结

 

学 部
前段工作中心
后段工作主题
小学部
学生养成教育、兴趣活动引导、
主题性阅读规范化
安全教育、招生工作、下学期学生数目
标是2000人
初中部
培优工作、教学常规工作、处理
教师违规手太软
加强师德建设、安全工作第一、爱校爱
师教育、控流和直升达标
高中部
教师培训到位、养成教育有进步、生活区管理加强、教学常规到位
安全教师、招生工作、师德教育、高考
工作
后勤部
物资供给及时、饮食安全保证
高考、中考食品安全,新学期开学物资供给、暑期水电维修
办公室
校内外信息上传下达、数据上报、校车线路勘察、杜鹃文化节筹办
确保两送三考顺利、招生招聘工作、完善四个管理制度、外教安全离校
 
副校长刘希文:督导情况汇报
个案追踪问责制度执行情况反馈5.5-5.17)

 

项目
部门     
表扬
批评
问责
其中
自问责
他问责
小学部
50
55
11
10
1
初中部
34
30
13
4
9
高中部
40
33
25
9
16
合计
124
118
49
23
26
工作亮点呈现:
1.工会成功举办了教职工书画赛、乒乓赛、演讲比赛颁奖晚会。
2.校团委举行18岁成人仪式,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3.五年级成功举行了主题性阅读演讲。
4.七八年级兴趣选修课程培训、七年级教学常规培训、九年级中考备考培训针对性强。
5.高中部主题性阅读征文活动评奖结果揭晓。
追踪问责制度补充意见:
如下情况纳入问责范围:从教室或寝室扔垃圾或倒水;踩草坪或横穿绿化带;危险动作或行为。
执行校长陈兆明抓教学常规管理,促期末工作圆满
在教学工作中,五月底三学部教学常规检查要落实到位;招生考试工作要开始启动,小升初直升率要确保65%以上;毕业班学生要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学生安全顺利中考、高考;考前一分钟亦有可为,将学生的潜在力发挥到最大值;高三培优不可松懈,常规检查要到位,各项工作要善始善终。
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刘自力完善问责制度,管理要动真格
1.严禁体罚学生,一经发现一律辞退。学生上学是接受教育的,不可体罚学生。体罚学生事故要问责学部相关领导。问责制度是为了促进工作,希望各部管理者齐心协力发挥该项制度的最大作用。问责管理主体在基层,学部问责的数量必须比学校督导室问责多,否则问责相关领导。问责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工作态度要坚决,处理问题不打折扣。中层领导要勤于管理,每周发现问责事件不能少于2条;校务值日领导值日当天必须发现问责事件不能少于2次,少一次扣款100元。问责为了促进工作,必须动真格。
2.心理健康教育是工作重点。各学部应该有问题学生跟踪管理方案、谈话记录、取得效果和跟进措施,这项工作将作为督导室近期督查的重点。
3.学生离校或流失应该按照一定程序办理手续,具体方案由办公室根据校长办公会精神拟定。严格学生流失审批手续,学部流失率超过2%要问责学部相关领导。流失率是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带学生回家教育只是一种手段,但学生回家之前必须有刘董签字许可。学部处理不了的事故及时上报,严禁倾向性劝退学生行为发生。
4.高考、中考近临了,学校要成立专门迎考工作小组。
5.7月5日举行七年级招生考试,上午8:00-12:00考语文、数学。
6.严禁教师酒后上教学楼授课,违者问责相关教师和相关领导。
7.根据麻城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两规范两调整”实施方案》和市教育局《清理离校(岗)教职工实施方案》,来自公办学校的教师都可能收到一封催返通知,这时一封系统公文,不必惊慌,因为我校公办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12.9%,远远低于教育局规定的20%比例。
8.三学部在校学生的档案交一套到办公室(纸质、电子各一套)。
董事长、校长李尧东完善问责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1.执行个案问责制度以来,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效果明显
2.前一段时间推行个案问责管理制度也存在问责面不宽的问题。发现问题是各位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职责,要求大家增强主人翁意识,勤于走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问题学生的处理应该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耐心,过去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方法过于简单,这是有教训的。导致这种问题的症结是:我们管理者思维方式出现问题,包裹问题现象时有发生,看问题的高度不够,标准不高。要求学校干部必须与校委会、董事会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工作执行力。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敢于担当。对于违纪学生处理要讲究方法,从学校大局出发。事实证明,所有师生矛盾100%有教师的问题,90%有教师的过错。尊重学生和培养兴趣是教育的两大魔棒,教师应该炼就处理学生偶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注意学生的尊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尽心尽力。
4.严加教师管理是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体罚学生事故的处理,相关领导负连带责任。办公室是防火墙,建立事故及时通气制度。
5.树立学校正面形象来促进招生,确保今年招生任务超额完成。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导读
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法》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便如此,一些教师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是漠视法律,它是一种极端愚昧、变态的非正常行为。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法制意识,切不可做出让人遗憾终生的事!
从学生方面看:
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伤害一旦产生,便容易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影响。教育者为社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废人!
其次,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畏于教师的体罚,只得囿于教师规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出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敢发挥,久而久之,学生自甘于平庸听话,我们的教育便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体罚,自尊心、自信心丧失,自暴自弃,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老油条”。过度体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消极适应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有些学生遭体罚后觉得无脸见人,干脆不再到校学习,有的甚至为此逃学离家,以至在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过早地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最后,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经常受到打骂的学生,平时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唯恐被教师体罚。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胆小撒谎的性格。这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打骂和过分的严厉只能让儿童说谎,变成怯懦的人,同时养成儿童的残忍性。”
体罚现象还比较严重的原因在哪里呢?
首先,是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潜在影响,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二,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工作有热情,事业心强,想把孩子教好,但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办法,见学生违纪,情绪便急躁,因而体罚学生。
第三,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体罚的误区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每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技巧。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
第三,学校领导要重视体罚学生的现象。要明确认识体罚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现时的,也是未来的。学校领导应严格要求,把禁止教师简单地以体罚对待学生作为一项制度。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严肃处理,不能一味袒护,并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使中小学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四,树立正确育人观 ,促“角色转变”。树立正确教育观念,转变落后思想。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可见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教育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学习倡导“爱”的教育,转变落后方式,从而获得他律到自律的效果,告别体罚,杜绝体罚,自觉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诲人不倦。
第五,学习课堂控制艺术 ,获取恰当方法手段。缺乏科学的教育艺术是产生体罚的重要原因。学校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素养,使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避免体罚。
第六,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唱好”“ 三步曲”。首先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其次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最后要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

但愿从此以后教师能“远离体罚”,或者让这类事件更少一点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