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作者:高中部政教主任 朱亚平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8日 | 【字体:

 

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谈“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首先给大家讲这样的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数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警示用语,如:“不准随地吐痰!” “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来的游客。同学们,你们看:不文明行为真是国耻啊。
    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妈妈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其实这位母亲和将来这个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所以,今天我要对大家说:文明礼仪,一定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然而遗憾的是,环顾校园四周,不文明的行为现象仍然不时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语言不文明,有些同学出口成脏,满嘴脏话,甚至还偶有发生打架骂人的事件;卫生意识差造成环境不整洁,走廊上、教室里、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校园不和谐的饮料壳、塑料袋、纸屑。有的同学故意破坏公物,课桌椅上乱刻画、乱张贴,随意撞坏门窗;再例如,下课时在楼道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随意窜楼层、窜教室,教学区里打篮球;随意踩踏草坪;有的同学用餐恶意浪费等。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讲文明礼仪,要强调“尊重”。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得尊敬别人。这“尊敬”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上。当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不要忙着收拾书本,不要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因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在食堂就餐时不要大声喧哗,要自觉排队。参加升旗、集会时,不随意走动,不起哄,不讲小话。平时说话时注意分寸,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和粗话,不给别人起绰号,不随意嘲笑讥讽别人。与人相处,语言文明,友善宽容,明礼诚信。
    讲文明礼仪,要学会“感恩”。别人给你东西,要双手接物,并说声“谢谢”;自己取得了荣誉,不要忘记感谢教育过自己的老师和帮助过自己的同学;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你,不要忘记对他们深情地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些都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
    讲文明礼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不践踏花草,不乱刻乱画,不破坏公共财物,还要能主动捡起地上的杂物。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朝楼下冲,不大声喊叫。     
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翻墙跳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习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展示文明礼仪、宣传文明礼仪,做一个文明的传承者。
    最后,我以一篇大家熟悉的报道结束今天的讲话: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
    谢谢大家!
 
                        2011425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纪律,品质的保证[ 12-08 ]

下一篇:国旗下讲话—初中部学生程卓[ 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