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两课”视频会议的精神,结合麻城博达学校“用主题性阅读培植学生人格基因,借助家长们力量夯实孩子成才基础”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课堂比教学”在执行校长陈兆明、“课外访万家”在政教副校长刘自力的组织和策划下,特色明显,色彩纷呈,效果甚佳!
“课内比教学”别出心裁
1. 组建“听课专家组”。执行校长陈兆明担任组长,小学、初中、高中等三个学部部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为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教师成长工程”评审机构。
2. 核定“评课标准经”。通过董事会和校长办公会集体讨论,结合三个学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评价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课堂效果的评比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还课堂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教师说为学生说,教师讲为学生讲,教师思为学生思”,炮轰教师的满堂灌,逐步营造“生动、自主的原生态课堂”。
3. 激活“赛课积极性”。三个学部教科室分别制定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硬性指标,规定教师学习内容,其中听课学习是核心工作,规定每月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6节,中层领导不少于20节。听课后必须有评课,如此促进年轻教师成长,激活老教师工作的激情。一月一评比,一月一交流。并且将赛课的优劣与当月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4. 完善“等级工资制”。根据“听课专家组”的评定结果,并且结合该教师师德水平和当月教学常规检查的数据,给该教师教学水平作出定性“等级”评定,分成A、B、C、D四个等级,将等级与教师课时工资挂钩。
5. 装备“现代化手段”。学校投资400万,购置80台电子背投和200台手提电脑,鼓励教师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所有的授课必须有课件备课的内容,并且把用课件上课作为优质课评比的一项硬指标。
6. 倡导“主题性阅读”。学校投资300万建设可一次性容纳500人阅读的图书馆,今年暑期一次性购书240万元,现在学校有图书12万多册。印刷“主题新阅读”书目7000本,学生根据书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订出“阅读计划”,分组阅读、分组讨论、独立作文,然后交流应用,培养出学生优秀的人格基因。
“课外访万家”如火如荼
10月以来,麻城博达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扎实开展,从校长到老师,从城区到农村,家访区域跨越16个省市,266名教师走进803户家庭,共商孩子教育大计,搭建家校连心桥梁。其活动特色如下:
1.领导重视。组建了副董事长、分管政教副校长刘自力为校长的“麻城市博达家长学校”。布置家长学校教室、购买家长学校教材、选定家长学校教师、制定家长学校活动方案。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
2.全员参与。“两课”活动动员会后,李尧东校长及各中层干部、党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全体
参与,纷纷走出校门,走进家门,仅十一月份266位教师利用小周假访问303户家庭。
3.积极反思。对于家访的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家庭,学校宣传跟踪到位,集中解决共性问题,调研个性问题,不走过场,注意走访情况及时反馈,最后在办公室汇总,报校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并且制定出整改方案。
4.有的放矢。家访前,班主任根据对于家访对象,按照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家庭学生、学困生、贫困生、进步生、心理疾病生、身体疾病生详细分类,让工作有针对性。每到一个家庭,详细记录谈话内容,保存视频、音频,文字资料,注意个体差异,结合社会、家庭背景,寻找学校、家庭教育最佳结合方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申请QQ群。学校行政会要求103个班主任在开学初必要申请一个班级QQ群,将学生的QQ号和家长的QQ号加入到群内,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工作室或博客,让远在他乡务工的家长更好了解班级孩子成长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