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 丰富 高贵

作者:执行校长:陈兆明 | 点击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8日 | 【字体: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我为大家推荐一篇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周国平先生的一篇美文,我们分享一下,文章的题目是《人之为人的品质》。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里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我的文章读完了,这是一篇谈为人要恪守基本准则的好文章,这些文章中还有不少被选为近几年高考的阅读文章,比如说它的著名文章《记住回家的路》作为2010年山东省的语文高考选为阅读材料。读了这些文章,我不由想起了南开大学尹芝兰教授在我们这这儿做的演讲,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他要求我们中小学生首先是做一个健康的人,身心都健康的人,然后做一个正常人,再然后就是做一个社会人。这三种人,我想,与我们文化的主旨有关。就是说啊,你要有做人的基本品格,作为立根之本。然后要做一个杰出的人。最后最后做领袖人物。活的健康,我想用一下我们麻城的一句俗语,叫做:缺什么,补什么。正如一个人身体不便一样,我们当今这个社会也有病态显现。比如说我们这个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我们的物质生活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精神的家园缺失,我们心灵贫血,精神缺钙。我们应该重拾理想,找回信念,我们要给心灵输血,给我们的精神补钙,要为我们的社会恢复生命的元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为我们的社会开出一剂良药。我们博达学校办校办学为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他要传承文明,他要引领社会的风气,从而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有这种自觉的意识。我们今天在校园中学校,生活,仅仅获取了学生的知识,还要不断的自觉的吸收精神的滋养。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洒下善良的种子,在我们的学习中,逐渐培育丰富的心理,在我们的行动上,要不断体现我们的教养。是不是这个理,我请在场的师生们深入地思考探索这个对你重大的人生命题。演讲完毕,谢谢。
2011530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刘自力[ 12-08 ]

下一篇:国旗下讲话—曹 林[ 12-08 ]